网站地图

长歌怀采薇用了什么典故?

2025-06-16 22:36 阅读数 629 #典故

“长歌怀采薇”这句诗出自唐代王绩的《野望》,它运用了“采薇”这一典故。

长歌怀采薇用了什么典故?

“采薇”的典故源自商朝末年,当时孤竹君有两个儿子,分别是伯夷和叔齐,孤竹君去世后,按照遗愿本该由叔齐继位,但叔齐却想把王位让给伯夷,然而伯夷以父命难违为由拒绝,并选择逃离,叔齐见此,也不愿继承王位,同样选择了离开,之后,他们听闻西伯姬昌善待老人,便前往投奔,可当他们到达时,西伯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武王载着西伯的灵牌,率领军队去讨伐无道的商纣王,伯夷和叔齐认为臣子讨伐君主是不仁不义的行为,于是坚决地劝谏武王,但武王并未听从他们的意见。

武王成功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之后,伯夷和叔齐觉得自己作为商朝的臣民,不能再吃周朝的粮食,为了坚守自己的气节,他们隐居到首阳山,靠采摘薇菜来维持生计,最终因饥饿而死。

在《野望》中,诗人王绩在傍晚时分眺望山野,看到萧瑟的秋景,不禁心生感慨。“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他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彷徨苦闷的心境,他借“采薇”这一典故,抒发了自己对古代像伯夷、叔齐那样坚守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人的向往与追怀,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乱世中找不到知音、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落寞情怀。

评论列表
  •   淡意衬优柔  发布于 2025-06-16 23:37:40
    长歌怀采薇,典出诗经,借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食野菜之高洁行为自喻,此句以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诗人仿佛化身为那山林间的清风明月和古道旁默默生长的不知名花草——它们虽不语却满载着对自由和高尚情操的无言向往。
  •   月歌辞  发布于 2025-06-17 18:32:55
    长歌怀采薇,这句诗巧妙地引用了史记·伯夷列传中的典故,以隐居首阳山的贤人子舆氏(即商朝遗民)和其弟的清高不仕、宁死不屈的故事为背景,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处乱世但仍坚守志节的高洁情怀🌸!
  •   佐手甜蜜佑手微笑  发布于 2025-06-27 00:39:06
    长歌怀采薇一句,典故源自诗经·小雅中的名篇——鹿鸣之什,原句为: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不知其可也? 与人不求备,罪莫大焉; 非先王之道。后被引申以表达对高洁隐士的追慕之情及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志趣。 长哥 则常指代文人墨客抒发胸臆的方式,而‘陟彼南山’、 ‘言归薄乎农耕’,皆借喻避世之意。
  •   淡意衬优柔  发布于 2025-07-15 11:13:09
    长歌怀采薇这一典故出自诗经·小雅,原指隐士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而以野菜充饥并作歌唱,此句借用以表达诗人对高洁情操和归依自然的向往之情。"
  •   橘井四时春  发布于 2025-08-02 07:44:57
    长歌怀采薇这句诗,巧妙地引用了史记·伯夷列传中的典故。高风伤俗兮山川颓其威,借指隐士之高尚情操与世隔绝的孤傲情怀;而愿为野老同不识最时宜——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归耕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一用词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也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共鸣——对于纯真理想的不懈追寻和对现实束缚的无畏抗争!